特稿 | 练春招:《龙川客家方言》序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立恒是我的研究生开门弟子,一年多前,她就把厚厚的书稿发给我,嘱我作序。期间我让她反复修改书稿,而序却迟迟没有动笔。
客家方言是七大汉语方言之一,广布于我国的二百多个县市,覆盖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台湾、海南、湖南、四川等八个省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中,广东东部、中部、北部和西部山区,江西南部,福建西部是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地区。一般认为,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然居住地较为分散,但客家话仍自成系统,内部差别不算太大。其实并不尽然。一些地方的客家方言也颇为复杂,差异也不小,有些地方甚至“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
初识粤中客家方言是上世纪80年代末,1988-1991年我师从李如龙教授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恩师曾带领我和同门邵宜师兄横跨闽赣粤桂,调查了10多个客家方言点,其中就有粤中的河源点。当时,河源方言有撮口呼、7个声调这些异于他处客家方言的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机缘巧合,2004年,我带的第一届硕士生邬明燕和刘立恒两位姑娘都是河源龙川客家人,她们勤奋好学,读研期间就尝试写作了一些关于龙川方言的小论文,并提交参加了厦门和香港召开的第六届和第七届客家方言研讨会。最后,她们俩也以自己的母语龙川客家方言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完成了《龙川客家方言的代词》和《龙川客家方言的时间副词》两篇硕士论文。
(《龙川客家方言》,刘立恒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2)
立恒研究生毕业后在华师国际文化学院工作了一年,最后选择回到家乡,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任职。回到家乡工作是立恒无比正确的选择,研究家乡方言得天独厚,地利人和。虽然刚走上工作岗位就承担了多门专业和非专业的课程,但在繁重的教学之余,她经常利用节假日下乡调查方言,搜集河源各地的方言语料。2010年,我和小英、立恒三人合作出版了《客家古邑方言》一书,其中第五章的语料记音就是立恒调查收集的。
(《客家古邑方言》,练春招、侯小英、刘立恒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近几年,立恒参加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的广东汉语方言调查,负责河源市源城点和龙川点的客家方言调查工作。有了充足的调研经费,她的劲头更足了。这些年间立恒几乎跑遍了河源各县区,尤其是龙川县,足迹更是遍布24个乡镇。
龙川县是岭南地区最早有中原汉人南迁落居的千年古县之一,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南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其中南海郡设有4个县:番禺、龙川、傅罗(博罗)、四会。与其他客家地区不同,粤中东江流域因其地秦代时就有先期到达的早期汉人,后期的迁徙中也有直接从江西迁入的客家先民,这一带普遍客家意识淡薄,甚至有学者把这一带的方言划归粤语“惠河系”(刘叔新2007),很多当地人也只承认自己说的是“本地话”而非“客家话”。因此,揭开粤中方言的神秘面纱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龙川县是粤东粤中方言的过渡地带,其境内有两种明显不同的口音:一种是老派客家话,被称为“蛇(畲)声”或“水源音”;一种是新派客家话,即接近梅州五华、兴宁口音的嘉应音。对这样的千年古县方言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研究,无论是从历史文化的发掘还是从语言资源的传承保护角度来看都具有重大价值。
2019年,立恒受龙川县委宣传部委托,对龙川县境内24个镇的客家方言及文化进行调查,从面上把24个镇的方言按照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摄录标准,全程进行高质量的录音和准确的记音,并深入调查了老隆、佗城、鹤市、通衢、车田、铁场、麻布岗、贝岭等8个镇。将一个县境内的方言进行如此细致的调查和比较,恐怕在全国诸方言中并不多见。从中亦可看出龙川县政府对本地方言文化的重视,确实具有远见卓识。
方言田野调查是个苦力活,有耕耘就有收获。如今呈现在读者们面前的《龙川客家方言》一书是立恒多年来调查研究客家方言的结晶。书稿洋洋洒洒,从地理人口、历史沿革到移民和方言形成,从语音到词汇语法再到熟语及文化内涵,从平面描写再到共时、历时比较,详细地描绘了龙川方言的全貌。书中对调查点概况、语言概况的描述详尽可信,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比较全面,对龙川客家方言历史形成的探讨言之有理,对龙川方言分布问题的调查比较具体,对龙川各镇语音、词汇、语法的描写与比较研究基本符合语言事实。书中提供了大量鲜活的语料,丰富了粤中客家方言的研究成果,对龙川县方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积极意义和重大推动作用。
立恒聪明伶俐,思维活跃,动作麻利。她热爱自己的家乡方言,对家乡方言饱含深情,对家乡方言的调查和研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热情,让我感到欣慰。现在,《龙川客家方言》一书即将付梓面世,可喜可贺!希望立恒再接再厉,在日后的调查研究中能够出版和发表更多更好的作品。
是为序。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岭南文化研究中心
练春招
于华南师大教师村
(《龙川客家方言》,刘立恒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一版)
往期推荐
本期编辑 |汤超
本期审读 |汤超
摄影 | 甘于恩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文章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 jnufyzx@163.com